中心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湖北是陆羽的故乡,武汉是近代国际知名的东方茶叶港,张之洞所创立的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部分开办资金来源于两湖茶商的茶捐。为再续茶叶历史前缘,响应国内主流茶企的倡议,服务于湖北乃至中国的茶文化发展,2016年6月,武汉大学组建成立茶文化研究中心,依托历史学院建设与管理。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茶叶专门史研究的学术高地,成为全国茶文化研究的一流研究智库,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升级,促进与世界茶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心主任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礼堂教授,副主任为宋时磊副教授。以武汉大学师资为骨干,形成了一支二十余人的专兼职研究队伍。

一、不断取得新成绩的科学研究

(一)标杆性的学术论文产出不断

在《历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茶文化相关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兹举代表性成果。

2016年,刘礼堂、宋时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原刊于权威期刊《历史研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

2017年,宋时磊《冲击与变革:美国质量门槛对近代华茶外贸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2019年,宋时磊、刘再起《晚清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迁考——以汉口为中心的考察》,原刊于《农业考古》,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9年第8期转载。

2020年,刘礼堂、万美辰《唐代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与饮茶习俗》,原载于《江汉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权威文摘《新华文摘》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20年,刘再起、弗·达旗升《1861-1917茶叶贸易背景下的中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0年第11期转载。

(二)在境内外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

宋时磊《唐代茶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刘再起《湖北与万里茶道》,人民出版社2018年;Hubei and the tea road,美国Horizon Research Publishing,2020。

(三)重大项目不断取得突破

2016年成立当年,便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截至目前,获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并与山西省文物局、云南大益集团、西藏易贡茶场等签有多个横向项目。到账各类科研经费100多万元。

2016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日应对西方茶叶贸易质量规制的路径比较研究”(项目号16CSS012)。

2018年,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与大益集团签订“中华茶文化概论”教材编写合同。

2018年,山西省文物局重大课题“晋商在万里茶道和‘一带一路’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2019年,国家社科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文献资料整理研究”课题获批。

2020年,与西藏易贡茶场签订的“西藏茶业的历史与现实(第一期)·林芝易贡茶场志”签订协议。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课题获批。

二、茶文化课程成为“爆款”热门课

2018年9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冬梅、《农业考古》主编施由明、浙江农林大学关剑平等学者在武大召开教材研讨会。

2018年12月16日,武汉大学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武大通识3.0”课程遴选结果的通知》,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礼堂教授负责的“中华茶文化概论”一般通识课获批,从2019年下半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该课程迅速成为武汉大学爆款课程,被学习强国平台等广为推荐。

2020年12月,刘礼堂、吴远之主编,宋时磊副主编的教材《中华茶文化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被纳入大学生文科基本用书。

三、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际合作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共有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十余人。2020年9月,武大茶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万美辰获得学术创新一等奖。

中心研究人员曾到云南大益集团、滇红集团、安徽农业大学、杭州灵隐寺等单位从事茶文化交流或学术讲座,参加《历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等数十场学术交流活动。

武大茶文化中心研究人员2016年赴东京大学任访问学者,担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

说明: IMG_256

了解更多,可扫描二维码,关注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公众号,或者点击官方网站:http://tea.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