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文:武汉大学茶文化基础研究为申遗作贡献 (peopleapp.com)
11月29日,我国“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通过一系列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为该项遗产的申遗作出了贡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武汉大学此领域的学术研究可追溯至2005年刘礼堂教授在《江汉论坛》发表的《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该文提出饮茶风习的快速流行和普及,是唐代在长江流域民俗活动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迹象和新风尚。以此文为基础,在刘礼堂教授指导下,博士生宋时磊于2009—2013年就“唐代茶文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该博士学位论文提出茶文化“茶兴于唐且盛于唐”的观点,全面论述了唐代饮茶风俗的传播、制茶工艺、烹茶技术、品茗艺术,这是较早全面研究唐代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博士学位论文。后经修订,该论文在2017年以《唐代茶史研究》为题出版。刘礼堂和宋时磊还合作发表了《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茗菜与苔菜考辨——兼谈茶事之起源》,研究茶风茶俗的起源和传播问题,其中《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基于前期的研究积累,2016年武汉大学茶文研究中心成立。同年,刘礼堂和宋时磊在权威期刊《历史研究》发表《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在《武汉大学学报》发表《基于需求视角的中华茶技艺保护传承研究》。宋时磊还在《人文论丛》《全球史评论》发表了《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向边疆塞外的传播》等文。
2016年至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在科研论文、基金项目和获奖、课程和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社团、服务社会等基础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科研论文方面,《唐代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与饮茶习俗》《中华茶文化的源流、概念界定与主要特质》《“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等三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中心团队师生刘礼堂、刘再起、刁莉、宋时磊、万美辰、陈韬、冯新悦等,在《光明日报》《近代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人民论坛》《思想战线》《经济社会史评论》《农业考古》等期刊不断刊发高水平成果。
基金项目方面,研究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6)、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22)、山西省文物局重大课题(2018)等。其中,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依托,首席专家刘礼堂教授和博士生陈韬在《光明日报》连续刊发《西南茶马古道: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西南茶马古道:中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三篇论文,系统阐述了西南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刘再起教授的“万里茶道三部曲”获得湖北省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
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于2019年设立“中华茶文化概论”通识课,面向全校本科生选修,已经成为武汉大学的“爆款课”。同时,整合相关领域学术资源,2020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中华茶文化概论》,成为大学文科基本用书。该教材详细呈现了全国各地的特色茶风茶俗、茶叶的制作和分类、茶叶品饮和茶艺等方面的知识体系。
人才培养方面,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培养数十位专业研究人员,获得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一等奖等奖项,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等。此外,武汉大学还面向学生群体,成立了茶艺协会(学生)的社团。社团以“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中心,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茶事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还积极将茶文化研究转为化社会服务成果。2021年出版的《西藏易贡茶场志》系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的援藏项目成果,由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西藏易贡茶场委托编写,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垦农场志丛”,是第一批出版的20部重点农场志之一。中国食品报社与中国食品行业主管部门联合成立的“中食智库”,邀请刘礼堂、刘再起、刁莉、宋时磊等担任智库专家。中心专家还出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积极为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研究贡献力量。
目前,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团队还在加进推进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线性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发掘茶文化的历史及其现实意义。